穆海亮,1980年生,南京大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兼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,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戏曲学会理事,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。入选陕西省“百青”文艺家,西安市“百青”文艺人才。多次担任中国戏剧节、曹禺戏剧文学奖、中国秦腔艺术节、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、全国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、全国小戏小品优秀剧目展演、全国秦腔优秀剧目展演评委或点评专家,担任陕西省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、陕西省重大文艺项目、陕西戏剧奖、陕西广播影视奖评委。参与起草制定国家戏剧行业发展政策。
主要从事戏剧史论教学与研究。主持国家社科、教育部、省社科等基金项目多项,出版专著《上海剧艺社研究》(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)、《困顿与突围:新时期四十年戏剧思问》(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);专著《豫剧文学史》(郑州大学出版社)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。在《戏剧艺术》《戏剧》《戏曲艺术》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等发表论文及评论文章近120篇。曾获“中国戏剧奖•理论评论奖”,“啄木鸟杯”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,教育部“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”,陕西省、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,陕西省、河南省优秀文艺评论奖,“田汉戏剧奖•理论评论奖”,“黄河戏剧奖•理论评论奖”等。